《文汇报》整版聚焦: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向海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上海海事大学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持续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的重要论述,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理论阐释,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2月4日,《文汇报》以“深植海洋强国‘蓝色信念’,向海向未来”为题,整版刊发部分成果。

 

强化海洋教育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 宋宝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教育是民族复兴的战略支撑,强化海洋教育,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是推动海洋强国重大部署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基本遵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海育德,以海育人,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命题。
      

立足“国之大者”,提高加强海洋教育的政治站位


       强于天下者必胜于海,衰于天下者必弱于海,面向海洋则兴、放弃海洋则衰。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和海洋事业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统筹谋划全局,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把海洋强国放在突出的位置加以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教育先行,“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立足于民族生存发展、国家兴衰安危的战略性、全局性来统筹谋划海洋教育。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通过强化海洋教育,全面提高海洋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助力海洋人才强国,齐心协力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事业长足发展。   

 

加快海洋科技教育,夯实海洋强国硬实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搞好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海洋科技创新是提高海洋实力的战略支撑,是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任务。
      
       一是推进学科建设,助推海洋科技腾飞。立足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保护及海洋权益维护,围绕绿色、智慧、安全等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突破,明确学科定位、确定学科方向、凸显学科特色、完善学科结构、建设学科基地、布局学科梯队,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学位点建设等,打造实力雄厚的海洋特色学科。二是深化机制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激发创新活力。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海洋强国建设基础。打造德才兼备、既具世界视野又有家国情怀的高水平海洋师资队伍,积极开展海洋教育科研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人才培养平台,壮大海洋人才规模,优化海洋人才结构,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海洋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凝聚海洋强国软实力
      

海洋强国,既包括海洋硬实力的壮大,也包含海洋软实力的增强。要围绕“知海、爱海、护海、卫海”,加强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海洋文化建设,提升海洋软实力,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舆论环境、社会共识与精神动力。
      
       一是增强海洋基础知识教育,提高海洋整体认知。紧扣海洋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整合学科资源,开设海洋国情、海洋地理、海洋生物、海洋环境、海洋经济以及海洋政策等课程内容,传播科学海洋知识,形成正确全面的海洋认知。二是推进海洋文化建设,营造亲海、爱海良好氛围。坚持马克思主义海洋观的科学引领、中华民族灿烂悠久海洋传统文化的滋养以及当代海洋建设方略与发展蓝图指引的有机结合,通过创建高影响海洋主题宣传品牌、打造高品质海洋文化节庆活动以及推出高质量海洋文艺创作精品,讲好海洋故事,建立人海连结,厚植海洋情感。三是加强海洋生态文明教育,外化海洋保护自觉行动。开展“人与海洋生命共同体”意识教育,树立尊重海洋、人海平等观念。厚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正视海洋开发限度,树立人与海洋共同、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普及海洋生态科学知识,提升海洋保护能力。将亲海、爱海、尊海之情自觉转化为爱护海洋、保护海洋的实际行动。四是加强海权意识教育,捍卫国家海洋权益。海洋是“蓝色国土”,海洋权益是关乎国家主权、经济利益与安全利益的核心利益,通过加强海洋主权意识、海洋经略历史、海洋法治、海洋权益、海洋国防安全等方面的教育,牢固树立海洋空间安全观念,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汇聚大资源,搭建海洋教育新格局
          

加强海洋教育,应汇聚大资源、打造大阵地、搭建大平台,充分发挥教育对海洋强国战略的人才支撑。
      
       一是融通海洋教育课内课外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各类涉海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同时联动校内其他海洋教育资源,发挥党、团、学组织相衔接的组织教育功能,科学管理、学生为本的管理服务教育功能以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教育功能,实现全过程育人。二是搭建海洋教育校内校外互通机制。加大与社会优质海洋教育资源的常态化对接,搭建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要“引进来”,把社会上的优秀科研教学资源引进校园,到课堂上到学生活动中来。又要“走出去”,整合海洋科研院所、实验室等专业机构、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等宣教场馆,联合共建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实现海洋教育的空间转化与形式创新。三是善用大数据架构海洋教育线上线下联动机制。顺应互联网、大数据移动化、交互化的趋势,探索智慧课堂、云教室、VR(虚拟现实)实验实训平台等在海洋教育科研中的运用,以实现时空—场域的转换、现实—虚拟的结合、即时—交互的互通,拓展海洋教育视野、丰富海洋教育内容、创新海洋教育方法。
      

全面经略海洋,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董金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海洋强国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全局。
      
       海洋强国建设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已经遍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推进我国从航运大国迈向航运强国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海洋丰富的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基础和保障。海洋渔业、盐业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及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一大批新兴海洋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同时,海洋强国建设是构建我国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的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安全、海外投资的安全日益重要。总之,面对来自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挑战,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海洋权益,亟需加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本质上是和平与合作开发利用海洋之路,是努力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之路。海洋强国建设是全面经略海洋,科学统筹海洋维权、海洋资源开发和海上国家力量建设,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生态健康、海洋安全稳定、海洋管控有力的新型现代化海洋强国,让海洋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为此,我国的海洋强国建设需要从经济、生态、政治、科技、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经略海洋。经略海洋的范围包括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及人类共有的大洋;经略海洋的内容包括海洋权益维护、海上交通运输通道安全、海洋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海洋管理等;经略海洋的目的是推动构建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
      
       第一,加强陆海统筹,建立陆海资源、产业、空间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提升我国经济现代化水平。把海洋强国建设放在世界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统筹谋划,加强陆海开发和保护的统一规划和协调,正确处理国际与国内、海洋与陆地、港口与腹地、海洋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第二,将科技、人才和教育放在海洋强国建设的突出地位。聚焦海洋主导优势产业及其核心技术创新,组建海洋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与此同时,要强化海洋领域的基础研究,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第三,加强海上力量建设,妥善解决海洋争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包括海上军事力量、海上行政执法力量、海洋社会力量建设等在内的海上力量建设,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实现海洋富国和海洋强军的有机统一。
      
       第四,健全海洋管理和法制,推进依法治海。随着海洋开发的推进,海洋资源、环境、生态、权益保护等领域中的冲突与矛盾日益突出,加强海洋管理成为世界性潮流。因此,要理顺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海洋法律法规,增强海洋管理能力,创新海洋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我国海洋管理的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
      
       第五,推动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建立为世界各海洋国家甚至内陆国家提供了相对公平的博弈机会,同时也推动了新一轮海洋开发和海洋权益的竞争。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行径,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推动发展蓝色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进构建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
      

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海洋文化
      
       ■王嘉曦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可持续发展中持久、基本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国海洋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海洋素质、海洋意识,并自觉地将海洋文化与民族传统、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更好地实现海洋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主动融入多元海洋文明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发展世界海洋文明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文化的发展,进而文化自信的增强,必须基于既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中华文明,充分认知并有效运用中华文明的特质尤为重要。我国陆地资源丰富且海洋疆域宽广,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之一即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天然同构。
      
       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文化自信增强的关键基础。海洋文化,即人类在围绕海洋开展的生产实践进而全部实践中所创造出的具有海洋特质的事物总和。海洋文化的基本特点、发展历史以及形成背景,是沿海族群在长时间从事海水养殖、海洋捕捞等生产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基于人们对海洋的了解、开发和利用,并在长期的傍海而居、惧海而祭、卫海而筑、识海而述中不断积淀,最终体现为人们与海洋有关的价值情感、观念取向和心理需求。具体来说,海洋文化通常包括海洋物质文化、海洋制度文化、海洋精神文化和海洋行为文化等。海洋文化中符合客观规律的先进部分有利于推动海洋社会进步、自然环境优化、涉海产业发展等。
      
       中华民族是人类海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旧石器时代,中国沿海地区已出现人类活动的足迹。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国的航海业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从“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众多关于海洋的描述,到河姆渡出土的宝贵文物、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发展、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壮举,都足见海洋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的渊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强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有必要进一步凝炼中华优秀海洋文化的主要特质,如东夷族、百越族等临海而居的中华先民世代搏击风浪的“刚毅无畏”,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协和万邦”,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的“尚新图变”,华人下南洋闯世界的“开拓探索”等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海洋文化,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推动建设海洋强国与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海洋文化是文化自信生成的重要根基。通过传播海洋文化的价值理念、健全海洋文化的产业体系、加强海洋文化的国际传播,弘扬新时代中国海洋文化,以进一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一是传播海洋文化的价值理念。中国海洋文化不仅具有海洋文化的一般特征,如交流性、自由性、冒险性等,还具有蕴含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价值理念:刚毅无畏、吃苦耐劳,协和万邦、四海一家,尚新图变、追求卓越,开拓探索、勤恳务实。传播中国海洋文化的价值理念时,有必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贴近海洋,完善海洋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广大群众感兴趣的海洋文化活动。其二,将海洋知识教育广泛融入到社会教育中,大幅度扩增海洋国家战略和海洋历史的相关学习,通过对海洋知识的普及,指引群众形成积极向上的海洋观,调动群众保卫海洋安全的勇敢担当、开发海洋资源的宏伟志向、探索海洋未知的科学精神,从而营造全社会传承创新海洋文化的优良氛围。
      
       二是健全海洋文化的产业体系。在繁荣发展海洋文化过程中,要着眼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传统海洋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扩大符合时代特征的海洋主题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探索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新渠道,优化海洋文化产业布局,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业态。实施重大海洋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海洋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进海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创作和传播海洋文化相关的文艺精品,形成向往海洋、亲近海洋、繁荣海洋的社会氛围,提升我国海洋文化的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
      
       三是加强海洋文化的国际传播。坚守中华文明立场,提炼展示中国海洋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思想精髓,加快构建中国海洋话语和叙事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互动,强化海洋文化外交的综合力度,在海洋文化对话实践中,通过参与设置国际海洋规则、国际议程,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更好地维护世界海洋文明的多元化。利用先进的传媒系统对中国海洋文化的现实主张、价值取向进行有效表达,促使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海洋基本国情、海洋发展方略以及海洋文化理念,稳步提高中国海洋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统筹保护开发,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王桃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依海富国、以海强国的根本要求,是占据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坚持科学理论引领,把握海洋生态战略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海洋是蓝色国土,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生态文明日趋成为经济利益、发展利益以及生态利益的重合点。建设海洋强国成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以及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一以贯之的重点关切与战略谋划。这是党和国家统筹世界发展趋势与中国发展阶段的现实状况,立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理论的引领。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海洋观在当代的运用与发展,是在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海洋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保护海洋生态、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遵循。
      
       树立人海和谐理念,打造人与海洋生命共同体。海洋是孕育人类的摇篮,尊重海洋、顺应海洋、保护海洋,是实现人海和谐打造人与海洋生命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一是尊重海洋,牢固树立人海平等观。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只有尊重海洋、平等对待海洋,打造人与海洋生命共同体,进而才会善待、保护海洋。二是顺应自然,牢固树立海洋生态红线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科学划定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领域生态红线”,通过开展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实现红线精准落地、加快制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以及加大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力度等具体措施,切实做到严守海洋生态红线。三是保护海洋,坚决贯彻保护优先原则。“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树立海洋保护大局观、长远观与整体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打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海洋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促进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树立海洋生态系统理念,全面统筹海洋开发与生态治理。海洋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树立系统观念,统筹海洋开发与生态保护。一是在海洋开发层面,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系统观。海洋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明确要求把海洋生态保护摆在更加突出优先的位置。同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海洋生态就是保护海洋生产力,改善海洋生态就是提高海洋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海洋开发能够促进海洋生态的保护。要顺应国家经济发展转型驱动,推动建立现代海洋经济体系,着力推进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海洋经济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绿色、循环、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建立海洋经济发展反哺海洋生态保护的机制,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物质支持、技术支持与智力支持。二是在海洋生态治理层面,要深化陆海统筹系统观。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兼顾,系统谋划陆海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等目标任务,强化从源头到末端的全链条治理。一方面,深化陆源入海污染治理,全面开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推进入海河流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另一方面,加强海上污染分类整治,探索建立流域—河口—海域协同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
      
       树立海洋生态制度理念,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与合作治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究其根本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只有通过制度建设,规制与约束人的行为,才能形成海洋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完善国家法规制度,形成海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要加快推进《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以及配套法规制度的立改废,推进“三线一单”、排污许可、生态保护补偿、环境信用评价等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建立健全权责明晰、多方共治、运行顺畅、协调高效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二是构建国际治理机制,推进全球海洋生态合作共治。“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要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切实履行海洋生态环境国际公约,深度参与国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制定与实施,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秩序与开放包容的国际海洋生态治理机制。要深化与沿海国家在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科学研究和海上搜救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强深海战略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

《文汇报》版面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姚旭
扫码分享本页面
扫码分享本页面